小伙坚持7年劝阻随地吐痰者 常遇冷脸险遭挨打

2014年01月05日01:33  燕赵都市报

隆冬时节的北京街头。

  小石虎胡同内,一名男青年咳嗽两声后,将痰随意地吐在地上。“刚才您是不是吐痰了,咱们一块儿把痰擦干净行吗?”王涛边说边递上纸巾。男青年红着脸将痰擦净后,不好意思地笑着离开了。

  这天早上,王涛和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协会的6名会员一起,在西单文化广场附近劝阻随地吐痰、乱扔垃圾和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。两个多小时内,烟头、废纸、痰液装了整整两大塑料袋。

  这样的活动,王涛坚持了7年多。

  随地吐痰 成了国人“标签”

  2005年的一天,王涛的一位美国朋友来中国游玩。没过几天,这位美国朋友就发现了问题———“中国人为什么总是随地吐痰?”“当时我向他解释了两点原因,一是空气污染,二是多年习惯使然。但其实,说这话我也觉得心虚。”王涛笑称,这位美国朋友的问题让他觉得很没面子,“没想到,在外国友人眼中,这种不文明的行为竟成了中国人的“标签”,这是挺丢脸的事情。”

  那次谈话后,王涛心中就萌发了“禁痰”的想法。2006年初,他恰好收看了一档名为“寻找吐痰人”的电视节目。节目中,摄制组在西单架上摄像机,每当摄像机捕捉到有人吐痰,志愿者就会走上去劝导吐痰人把痰擦掉。“如果他们不愿意擦怎么办?”王涛当即决定,“我来替别人擦痰。”

  初次行动 挫折与成就共存

  2006年“五四青年节”那天,王涛穿上西装,来到天安门广场。“我特意选择这天作为自己志愿服务的开始,就想借青年节和这身行头为自己鼓劲儿。”即便如此,王涛心中仍十分忐忑,“说话的方式、内容已在家练了好几天,但实际在现场,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。”

  王涛担心自己的劝阻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,他攥着纸巾,在广场上兜圈。在一辆售货车边上,“咯”的一声引起王涛注意。王涛循声望去,“是一个30多岁的男的,挺壮。我心里也有点儿紧张。”

  王涛鼓起勇气,“先生,刚才是您吐痰的?”话音刚落,这位男子就抛出一连串问题,“怎么了?”“你干什么的?”“谁让你干的?”王涛明白,对方心中带着火气,便耐心解释道,“我是志愿者,是我让我自己干的,您要不擦的话我来帮您擦。”“当时他周围的朋友看到这么一出,都劝他自己擦。这位先生也觉得不好意思。后来我送了他一包纸巾,提醒他不要再随地吐痰了。他挺感谢我。”回忆起第一次,王涛说既有挫折,也有成就。“但迈出了第一步,接下来的路也就顺理成章地走下去了。”王涛说。

  遭遇冷脸 被劝者挥拳相向

  “不文明行为一旦养成习惯,一时半会很难纠正。”禁痰7年多,王涛常遭遇对方的冷脸,甚至差点挨打。

  一次,王涛在上班路上看到一位男子边打电话边吐痰,王涛便跟在男子身后。等男子打完电话,王涛赶紧说,“您好,我是志愿者,您看能不能帮着把刚才吐的痰擦一下。”男子一张嘴就辱骂王涛。无论王涛怎么解释,这男子还是骂不绝口。

  无奈之下,王涛擦掉了痰液,并尾随这男子上了一辆公交车。他故意坐在这名男子身边,“当时我还是希望能够说服他改掉陋习,但没想到这名男子一把抓住我的衣领,抡起拳头就打过来,还好我躲了一下。”

  一位老人看到这一幕,赶紧将王涛拉开。“后来我就一直坐在边上,心里特别不好受。”

  至今回忆起这一幕,王涛仍有些心酸,“当时挺委屈的,更难受的是人们不理解。”但王涛说,7年多的时间里,绝大部分时间都很欣慰。

  2006年,西单文化广场附近卫生状况很差,“尤其是文化广场往北的街道,很多小吃店,地上都是瓜皮果壳、烟头竹签。”王涛回忆,当时光一天就要用掉20包纸巾,自己和其他志愿者都把西单当做志愿服务的“大本营”。如今,两包纸巾就可以清洁干净。

  感动他人 志愿队伍日益庞大

  更令王涛高兴的是,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  2009年,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协会正式注册成立。王涛解释,“人们的陋习就是这座城市的害虫,而我们志愿者就像啄木鸟一样,眼中不能包容这些陋习。”如今,整个协会的会员已超过2000人,年龄最大的已过耄耋,最小的刚上小学。

  27岁的赵荣现从事金融行业。她说,自己一直很敬佩活雷锋,但相比与下水救孩子这些“需要瞬间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完成的事情”,王涛的工作更让她感动。“他每天做的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,但这些不被我们注意的小事却往往蕴藏着更大的难度。”

  退休职工陈颖怡在2011年经人介绍加入协会,现在,她主要负责西城南区分会的工作。“我之前就在很多地方做志愿者,也接触了很多人,但最令我感动的是王会长。您想,他能用双手去接一位老人的痰,这需要多大的勇气?”

  如今,“绿色啄木鸟”已与政府合作,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,但即使如此,资金缺口还是比较大。但王涛坚称,即使没有任何资助,公益事业也要永远做下去。

  相关链接

  随地吐痰何以成顽疾

  其实,中国人跟“随地吐痰”的斗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。1985年5月,北京正式对随地吐痰依法罚款。2003年“非典”期间,上海更将随地吐痰的罚款额升至200元。但随着“非典”过去,随地吐痰却“春风吹又生”了。为什么随地吐痰会成为国人顽疾呢?专家们认为,主要有以下原因:

  文化。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于海表示,中国人一向对公共环境缺少责任感。“谁都把自己家整理得纤尘不染,却把公共环境当垃圾桶。梁启超先生也说,中国人自古以来私德盛,而公德弱。”因此,即便看到别人随地吐痰,虽然很气愤,人们也顶多侧目而视,很难挺身而出来谴责。“这种‘缺少公德’的行为一定要改呀。”于海表示。

  习惯。随地吐痰就像“渴了要喝水”、“困了要睡觉”一样,成了很多人的习惯。而想改掉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,难度极大。

  心理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于辉指出,随地吐痰从个人习惯转变为群体行为,在心理上有迹可循。首先,吐痰有助于减轻不适感,即使之后受污染的空气又被自己重新吸入,也不会让人觉得对自身有什么危害;如果自己没吐,而别人吐了,那自己吃的亏显然更大。这导致大家都把“随地吐痰”作为一种群体中的“合理行为”。其次,在车站等流动性强的场所,人们互不相识,大可一“吐”为快后拍屁股走人。

  政府。在对国民陋习的“斗争”中,政府显然担负着非同一般的责任。“但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。”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钮文异指出,既然希望大家不要随地吐痰,政府就应该认真测算某一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、人流量和容易聚集人群的活动场所情况,并根据测算结果提供足够多的垃圾桶。“但现在垃圾桶的数量显然不够,放置的位置也不尽合理。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教授告诉记者,近年来,外来人口不断从农村涌入城市,而城市政府在社会公德方面却没有及时、适当地引导。

  环境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更进一步指出,现在生态环境太恶劣了,“如近两年出现的‘霾’,以前根本就没有。在这种环境下,得咽炎的人多了,想不吐痰都难。”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不少中国人出了国,马上改了随地吐痰的毛病。这诚然和国外整体社会风气有关,但不得不承认,一些国家新鲜的空气让人根本不可能有痰。 (本报综合)

(编辑:SN077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发改委:阶梯水价8成家庭水费不会增加
  • 体育足总杯阿森纳2-0热刺晋级 曼城1-1英冠队
  • 娱乐阿娇艳照门后曾想自杀 睡觉化解痛苦
  • 财经陈光标:要倾尽家产收购《纽约时报》
  • 科技诺基亚正式停止更新发布塞班应用
  • 博客贪官藏钱奇招:暗道女厕情妇小金库
  • 读书优劣悬殊: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
  • 教育女大学生厕所产子后上课 考研真题答案